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2002-2007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毕业;2007-200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博士后;2018-2010年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2012-2020年武汉大学药学院,教授;2020年9月入职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张江高等研究院,教授。目前从事化学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药用分子骨架的定向生物合成,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20余项科研项目。在Nature,Nat. Synth., Proc. Natl. Acad. Sci. USA,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1项。
天然产物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源泉,但其成药潜力高度依赖于结构优化。复杂天然产物的碳骨架由于化学性质惰性,选择性的结构修饰极具挑战,而难以实现;此外,一些非微生物来源的天然药物,常需通过天然提取或者全合成的方式进行制造,生产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因此,如何开发普适、高效的骨架修饰与合成方法,是当前天然药物在研发和生产两端扼待解决的瓶颈。本课题组长期致力于天然产物骨架的定向生物合成,分布从碳链的精准组装,以及可控降解两个维度入手,通过解析碳碳键合成酶的催化机制,结合酶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手段,开发新方法,达到对生物合成碳链过程的精准操控,实现药用分子骨架的定制,打破药物创新和制造的瓶颈。
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化学与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酶工程与发酵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工业及环境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青年学者工作委员,常委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张江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Associate member of F1000
生物工程学报,编委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青年编委
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青年编委
Green Synthesis and Catalysis,青年编委
2002.9-2007.7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有机化学 |
理学博士 |
博士研究生毕业
1998.9-2002.7
华东师范大学 |
化学 |
理学学士 |
大学本科毕业
邮编:201203
通讯/办公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科苑路1308号2号楼509
办公室电话:021-68696008
邮箱:quxd19@sj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