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 Information

Profile

袁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致远荣誉教授,课题组组长。上海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第十二届);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第十二届);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粮食作物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上海种子行业协会理事和专家委员会专家(第四-六届);上海市作物学会理事会理事(第十三届);《植物生理学报》和《生物技术通报》编委。2005年毕业于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获得遗传学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起在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工作,任讲师、副教授(2009年)、教授(2016年)、致远荣誉教师(2017年)。2006-2007年受英国皇家学会Royal Society Fellowship资助,到英国诺丁汉大学植物系进行了为期一年访问学习。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30余项。

在水稻生殖分生组织活性调控领域开展了原创性科研工作:建立了水稻茉莉素生物传感器,可以在水稻活体内实时监测茉莉素含量动态变化(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2021, 19(12): 2392-2394);揭示茉莉素信号传递抑制蛋白OsJAZsdegron序列在茉莉素信号传递中发挥调节器作用(Development. 2019, 146(4): dev173419);证实在水稻生殖发育过程中,OsJAZ6能更敏感的传递茉莉素信号,时空特异性的激活E类转录因子OsMADS1的表达,精确调控水稻花的起始发育(Plant Journal. 2021, 108(4): 1083-1096;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 5: 3476);在花器官属性建立过程中,OsMADS1C类转录因子OsMADS3OsMADS58协助作用,共同维持和调控花分生组织的活性和有限生长,确保水稻正常结实(Molecular Plant. 2015, 8(9): 1366-1384),这些工作系统证明了植物激素茉莉酸是水稻花发育和正常结实的重要调控信号,为阐明水稻分生组织活性调控的分子网络提供了新的思路(Current Opinion Plant Biology. 2015, 27: 44-51aBIOTECH. 2020, 1: 276-292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2014, 65: 553-578)。

明确水稻花器官具有两侧不对称结构(Plant Physiology. 2009, 149(1): 235-244);揭示水稻内稃边缘区和体内异质性细胞分裂分化是其形态多样性建成的分子基础(Developmental Cell. 2024, 59(9): 1-17);提供了水稻B类基因家族功能分化的遗传证据(Seed Biology. 2024, 3: e013);克隆和参与完成多个水稻雄性育性基因的功能研究(Plant Physiology. 2011, 156(2): 615-630; Plant Cell. 2010, 22(1): 91-107; Molecular Plant. 2008, 1(4): 599-610; Plant Cell. 2006, 18(11): 2999-3014);建立了水稻单细胞分析平台(New Phytologist. 2022, 234(2):494-512)、全基因组分子标记筛选平台(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15, 57(11): 980-991)和基因编辑平台(Journal of Genetics & Genomics. 2016, 43(6): 415-419);合作建立基因编辑作物突变体的筛选、分型和效率精确定量分析方法,成功应用于基因编辑水稻突变体的筛选和分析(Plant Cell Reports. 2019, 38(4): 503-510; Journal of Genetics & Genomics. 2020, 47(5): 273-280;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20, 133(8): 2323-2334; Analytic Chemistry. 2022, 94(30): 10832-10840;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374, 132781)。

Developmental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Molecular PlantNew Phytologis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期刊发表论文50多篇。参与选育不育系3个,获得水稻新品种权4项、水稻新品种审定5项。申请育性、产量性状调控基因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32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多个育性基因资源被应用于创制第三代工程不育系。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2017年),2016年度上海交通大学“SMC-晨星优秀青年教师(A类计划)2017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唐立新优秀学者奖2018年度上海交通大学烛光奖(二等奖)。2023年入选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乡村振兴领域)拔尖人才。

1999.9  to  2002.7
江西农业大学 | 果树学 | 硕士研究生毕业 | 农学硕士
1995.9  to  1999.7
江西农业大学 | 园艺学 | 大学本科毕业 | 农学学士
2002.9  to  2005.7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 遗传学 | 博士研究生毕业 | 理学博士

2015.12  to  Now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教授
2008.12  to  2015.12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副教授
2006.4  to  2007.4
英国诺丁汉大学植物系  |  访问学者
2005.12  to  2008.12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讲师
2005.8  to  2005.12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教师

茉莉素调控水稻生殖发育的分子机理;水稻生殖发育期干细胞活性调控的机理;水稻分子辅助育种

2023.7  to  2028.7
上海市作物学会理事会理事
2019.7  to  2024.7
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
2021.8  to  2026.8
第七届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粮食作物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5.12  to  2024.12
上海种子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7.6  to  2020.5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
2018.4  to  2020.12
上海中学
2015.12  to  2018.12
上海市种子行业协会

Research Group

Name of Research Group:水稻生殖发育和分子设计育种

Description of Research Group:团队现有技术员1人,博士后1人,博士生5人,硕士生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