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2年-201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负责研发了燃烧实验站系统;2015年加入上海交通大学,获上海交通大学晨星优秀青年学者奖励计划资助。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国际高水平论文40余篇。研究方向为 在线质谱与固体燃料转化利用,包括反应过程在线表征(在线质谱技术和方法、光电离)、固体含能燃料燃烧(燃烧机理、燃烧不稳定性)、可再生碳中性燃料(生物质催化转化、生物油提质)等。
实验条件:

在线质谱与固体燃料转化利用,包括:
1. 反应过程在线表征(在线质谱技术和方法、光电离)
2. 固体含能燃料燃烧(燃烧机理、燃烧不稳定性)
3. 可再生碳中性燃料(生物质催化转化、生物油提质)
《Scientific Reports》审稿人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审稿人
《Energy Fuel》审稿人
《Bioresource Technology》审稿人
《Combus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审稿人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审稿人
2003.9-2007.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物理学新专业 |
 理学学士 |
 大学本科毕业 
2007.9-201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核科学与技术新专业 |
 工学博士 |
 博士研究生毕业 
2019.12-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5.8-2019.12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讲师 
2012.7-201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博士后 
邮编:9ab0766b3e5db98c94b2955fc066f8626773db5dd5f742feda3bd1df4c42d9996dc2b5cf72c2ee0d2be9915f4b8971bac1c5e441ccc419f649f5cbb16ad1b596a4bd51be93d3611d2fdd9cd3e5c90347aaee99f64ba8117e4533d07a48aca64ee59a5c315c92a0897eb4ee4cc6a77ed6ec14343e17c388afb6abe49fada38bd8
通讯/办公地址:219e63ac98d9ac03eabf5ab870b9fc2e2a592779d200ea900840d712d35c6ef5d0b68a2861b76adc4ab6055b9a67ed1c3ac4c7a2a703cefa44be79c3a6202e231f7c67990c4d3edaeda7b08a6ed52e937bce3832bf2280305b0fe1547ecc98740b8461712af20a1c564ec80a4608353cf848a75b4b981e74d4a477bb0c41d01f
邮箱:09d6ccb25a7171eeef5ed31f9cd556be988f589ec5c9adf5c5b1068009975bb512cbd17ed06579a2c5aaf1fffc0811e4f92e4499b097c0c9f874e67f7466fa71f0e9da23081e3382db2bee55b55f6b545eee1bb879d8e61296b5a289d88c853101e3461b99849aba63ec40bf6e83b5117e05aa9bd554c38cd7068a86907099d7